庙岔镇地处安徽与河南两省的交界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里是有名的皮都,是长江以北皮毛的集散地。
当时这里有一个皮张交易的专业市场,韩学礼那时就在市场里为加工厂代收羊皮。
韩学礼:“挣点辛苦费吧,给人家买一张皮提5角钱,给厂家买”。
皮毛交易集中在秋冬季节,韩学礼利用冬闲时间干上三个月能挣个1万多元,韩学礼多次动员妻子张素娥和他一起做羊皮交易,但妻子对他的买卖根本就看不上眼。
韩学礼的妻子 张素娥:“卖皮子脏臭累。”
张素娥也没在家闲着,她经常走村串户地给人剪头发,卖给收购头发的外地人,当时在庙岔镇,做头发生意的只有张素娥一个人,张素娥动员丈夫一起干,但韩学礼却对这头发买卖嗤之以鼻。
头发经销商 韩学礼:“当时我们也没有感觉这头发能够占领市场,都看不到眼里。”
夫妻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一家子经营着两个行当,就这样井水河水两不犯地保持了10多年,但到了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让韩学礼不得不投靠在妻子的门下。
2000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皮张出口量急转直下,加工厂纷纷倒闭,庙岔镇这个皮毛之都日渐衰落。这一年,韩学礼已经没有生意可做了,而庙岔镇上,只有张素娥一个人做的头发生意,却是越做越大,不经意间头发的价格已经涨了几十倍。
张素娥:“留长发的人少了,剪一个少一个,现在咱出口量大了,货一少价格就涨了。”
韩学礼:“头发的行情它很稳定,一直是慢涨着。”
面对妻子的效益,韩学礼不得不放下身价,和妻子结伴儿下乡剪头发。 两个人搭伴儿,一天剪个二十多斤头发,收入最少也有100多元。
韩学礼:“头发头发,谁干谁发,逛街时也推个自行车,拿上梳子,剪子,碰见长头发辫的女的就问你头发辫卖不卖。”
学礼夫妇的头发生意越做越起劲儿,不免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