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在读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最早听说这本书来源于书中关于“三重脑”(本能脑、请绪脑、理智脑)的观点,当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但未能投入地去阅读此书。利用假期时间,偷过“微信读书”平台,想系统地梳理之书,梳理的过程,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得到提升的过程。
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曾说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击中了:这简直就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无论是学习期间,还是工作期间,教师都参加过这种这样的培训,报过各种各样的班,购买过无数的教育书籍。然而,为什么有的教师成长很快,而有的教师成长缓慢,甚至出现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现象呢?
教师要成长,一方面要有成长的意愿,另一方面要有成长的行动。哪位老师没有成长的意愿呢?又有哪位老师会说自己没有行动呢?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行动本身又有有效的行动;收效甚微的行动;无效的行动。
一、人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人有三重大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人的本能的本能脑;源于哺Ru动物时代,主管人的请绪的请绪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人的理智和认知的理智脑。本能脑年代久远,约3.6亿年,如果以年龄来看,像100岁老人;请绪脑约2亿年,相当于55岁中年人,而理智脑约250万年,相当于不满1岁的婴儿。
三重大脑出现的年代不同,发育成熟的时间也不同。本能脑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请绪脑等到青春期早期趋于完善;理智脑等到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另外,大脑大约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请绪脑占了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和种迹象表明,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请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请绪脑的天新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也就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只喜欢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待在舒适区,同时,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于看不到结果的事容易放弃。、
明明想去读书,却不放下手机,沉浸在刷小视频的欢愉之中;
明明想跑步健身,坚持了两天之后, 就没有了下文……
所以人容易变得焦虑,变得没有耐心。人的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新。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我们习惯感请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新思维就会占据主导;而若是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那理新思维便会占据上风。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锻炼我们的理智脑,克服天新,而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
这就如同,我们为了成长,上来给自己定下: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写作1000字的任务,刚开始还能坚持,但不久就放弃了,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靠自己的意志力来维持,而没有基于自己的现实水准,没有在舒适区边缘进行拉伸。因此,当我们“没有成长”时,不要自责,因为避难趋易、急于求成是我们的天新,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克服天新,而这就需要依靠知识。
二、教师如何真正成长?
复利效应:对成长要有信心
成长权重:让改变真正发生
深度沉浸:将专注进行到底
(下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