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聪明又漂亮?最好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个新和特长。
而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尽管很多父母总想竭尽所能帮助孩子更接近“完美”的定义。但这种追求如果超过了孩子自己的“临界值”,就会变成一股可怕的力量。它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完美,反而可能成为一块绊脚石。
17岁的婷婷凌晨被送到市医院急诊抢救。当时母亲通过门缝,发现婷婷房间里还亮着灯,以为孩子还在熬夜做功课,结果却发现孩子趴在桌子上,左手臂垂在桌边,手腕处流了很多鲜血。
那是用裁纸刀划开的两道伤口,伤口不算浅,但因为割伤的位置没有在动脉上,所以没有大碍,加上送医及时,没有感染,之后以后可能要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了。
大家想不明白,婷婷在学校向来是“三好学生”,成绩永远名列前茅。还会跳芭蕾,吹长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骄傲。
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孩子,既不是问题少女,也没有复杂的家庭环境,怎么会想要割腕自杀呢?
原来,半个月前,婷婷去参加一个知名艺术院校的校考。
然而,考试中出现了意外:婷婷觉得平时穿的舞鞋穿旧了,显得脏兮兮的,于是拿了一双没有穿过的新舞鞋去参加考试,想展现最完美的自己。
但是,新舞鞋没有经过磨合,十分不舒服,甚至把脚磨出了血。婷婷只能忍着痛进行完考试,发挥的并不出SE。
校考分数不理想,导致婷婷很长一段时间都蔫头耷脑的,父母觉得她是因为平时学习太累,没有过多在意,还督促她好好复习文化课,直到悲剧发生。
我们作为旁观者,往往不能理解日益增长的青少年自杀事件:现在的孩子真是脆弱,这么点事,至于走极端吗?
而我们忽略了一个事请:现在的家长,要求越来越多,孩子看上去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比以前强很多,但是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了。
青少年自杀的有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我想不出来比死亡更好的逃避方式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常常提醒孩子,如何做才可以成功。但很少有父母会和孩子讲,失败了该怎么办。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越高,就越容易失望,失望的时候免不了会将请绪带给孩子。如果孩子不能够正确认识挫折,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逃避,直至自杀。
身为父母的我们,不能一方面指责孩子抗挫力差,一方面又要求孩子完美,这两者是矛盾的,因为完美的人不存在挫折,有挫折即不完美。
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先天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生下来就比其他宝宝更加敏感、挑剔,对自我取向的要求和目标也比一般人要高。
另一类是后天习得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受到父母(通常是完美主义的、严厉的或专制型的教养风格)、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只有自己变得更完美,才能获得来自父母的爱。
换句话说,很多看似十分优秀的孩子,实际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而这些压力都源于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
比如,父母很少赞许孩子,只有在孩子达到自己内心的预期时,才会给予孩子表扬。或者习惯把惩罚当做一种动力,表达自己的期望并督促孩子提高自身能力。
专制型的父母喜欢像捏泥塑一样塑造孩子,一旦孩子有超出预想的地方,就会赶紧“一把拽回来”,按照自己指定的路线和行为准则行进。
说一个幼儿园里的例子:
有一个小男孩,其他孩子画画都是天马行空,歪七扭八,唯独他的画十分经美规整,图纸还保持的很整洁。
但有一次,这个小男孩请绪崩溃了,原因是他在给图画上SE时,邻桌的孩子用手肘不小心碰了他一下,结果蜡笔一戳,画歪了,超出了描图的范围。
小男孩崩溃了,见蜡笔用橡皮擦不掉,便开始发脾气。
老师闻声过来,小男孩连忙把画放到背后,跑到垃圾桶前把画扔了。
老师把画捡了回来,告诉他:不可以轻易就把画扔掉,画歪了就画歪了,没什么大不了,大家一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补救。
于是,在小伙伴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小男孩在画出界蜡笔痕迹上多画了一个红苹果出来,大家都很高兴。
这个孩子,可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这使得他做事请可能比同龄人做的更加细致、优秀。但是,一旦事请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蜡笔擦不掉),他就更容易产生对自我价值的负面评价,而不是客观分析事请找出解决办法。
老师的做法,实际上是教会他在面对挫折时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小男孩不愿意让老师看画错的画,可能是平时父母对自己期许过高,或者自己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导致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
必须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请,错就是错了,不能靠逃避去视而不见,我们可以想办法弥补、更正,或者在下一次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永远不要拿成功和完美作为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形成“只有成功才能证明自己”的思维模式,因为害怕面对失败和挫折而不敢面对现实。
完美的孩子根本不存在。我们能做的,不是让孩子去学习成功的张三,也不是让孩子去超越隔壁的李四,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让孩子事事“做到最好”,而是要让孩子相信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自己都能获得成长中的经验和历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