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资深的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一个小时咨询费用高达2000元,可是他在面对来访者渴望被救助、渴望改变的眼神时,难免还是会感到无力,那么心理学到底有没有用呢?这个问题让我们从“改变”这个词入手吧!
李松蔚老师分享过一个来访者的案例: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自信”,每次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而孩子却说自己做“学渣”就挺好,这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焦虑。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孩子是很“自信”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不想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所以,父母与孩子,谁是对的呢?其实都没错,只是看待同一件事请的角度不一样。
如果跟随父母的角度,认可了孩子确实“不自信”,想要实施任何的干预,其实是在重复并强化所谓“孩子不自信的问题”:父母越鼓励孩子“要自信”,孩子的感受越差,甚至最后产生厌恶感、抗拒。
那么换一个角度,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解读为“自信”呢?那么父母的干预就会完全不一样的。他们需要考虑的是一个自信心很足的孩子,已经不需要用成绩来证明,那么还有哪些方法来机发TA的学习兴趣呢?
可以看到,如果跳出原来的角度,父母会看到一个未曾探索过的方向,也就意味着会有新的体验要发生。所以,这是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人们会形成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通过“看到”问题的方式,创造并维持问题。
那么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呢?比如问题的背后会有什么?当我们从新的角度观察,跳出固有的模式,就会有不一样的事请发生,就完全有可能看到新的结果。
以上是关于“改变看问题的角度”的体验,那么“马上行动”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呢?
李松蔚老师举过一个关于“拖延症”的例子,这位来访者行动上一直存在“拖延”,比如几天后要交一份的文稿,迟迟不动手去写,B到最后只能紧张地完成。无奈之下,只能寻求李松蔚老师的帮助。
李松蔚老师的建议是:马上行动,每天有30分钟坐在电脑前,无论写得怎样,都要去写,如果不满意就删除。
她做了几天,从结果上看跟之前没有差别,她绝大部分时间还是什么都不干,可是几次下来,她竟然把文稿提前写了出来。
其实“看问题的角度”和“马上行动”,这是我们生活中关于“改变”很常见的两种场景,也是李松蔚老师新作《5%的改变》中的核心观点。
人们都想改变,要变美、变瘦、变自律、变积极、变阳光等等,可是似乎改变很难。人们一开始对改变充满着期望,可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于是改变就停止了,这样的体验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
那么我想要改变,应该怎么做呢?《5%的改变》一书中李松蔚老师给出了答案:首先,不要对改变的期望太高,有5%新的经验就已经很好了,先减弱内心对于改变的恐惧感,通过行动获得新的体验,并且让体验持续发生。
其次,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不需要一次新解决问题。只 要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
所以对于“改变来说”,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行动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偶尔会有这种请况——让问题变得更糟,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启动了探索新经验的过程。
可是改变还是很难,大部分的人宁愿忍受痛苦的习惯,都不愿意做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不确定和风险。
所以,人们都想要走捷径,希望得到一句肯定的回答“算了,我肯定做不到”,或者 “我试过类似的方法,没什么用”,来缓解自己的自责,为自己做不到找到合理新解释。
人在困境中总是期待100%的自我改变,但这种期待常常会导致100%的挫败感,这是改变最大的绊脚石,其实人真正能成功改变的部分大概只有5%。
在《5%的改变》中总共收录了44个干预案例,分为了五个主题,包括:自我、原生家庭、职场、亲密关系与人际关系。
每个主题后有一节「改变的工具箱」,总结了常用的方法技术,为不同改变需求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的改变,哪怕只是在心态上、看法上、方法上、与人相处方式上做出一点微调,就可以让95%的自己活在一个更舒展的状态里,5%行动起来不难,它至少是可以实施的。
书中44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本关于探索的书,可以带着我们去看到更多的「真实」,真实的探索体验远比正确的道理,更有收获。
真实的改变是不易的、曲折的、犹豫的,但它们会让你看见自己,每一个故事都有另一个你。改变从此刻开始,永远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