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从1964年到49年后的2015年,电视上有一部纪录片全程记录了14位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孩子的生活,这部纪录片就是英国BBC拍摄的《人生七年》。
而在这部伟大的纪录片中,BBC揭露了社会中残酷的潜规则,那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并不是不努力,而是他们基因不好并且在生活中没有机会。
其实在刚拍摄的时候,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就想象过这些孩子的结局,而在拍摄完成后,最后的请况和这位导演想的一样,这些孩子的结局都和他们不同的出生相一致。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生活依旧幸福美满,每天过着安逸的生活,而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他们的工作依旧在底层莫索的阶段,生活还是贫困潦倒。
刚看完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有人曾在网上留言道:“其实我们之后的人生怎样,命运早已将它安排好,在我们的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定好了。”
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孩子的命运不一样,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基因不好而导致贫困家庭孩子的生活不好,还是因为他们家里的贫困导致她们在平时没有人际关系,因此就没有机会去改变命运?
其实关于这些问题,这个纪录片早已告诉了我们原因。
贫穷的人,他们在生活当中并不是不努力,也不是因为基因不好或者是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是在这些家庭中的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教育,没有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在这些孩子的想法中,他们只贪恋现在的快乐,缺乏对长远生活的规划。
而这个纪录片中的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在小时候就已经对自己以后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人要不就是成为律师,要不就是成为有名大学的老师。
其实这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在刚入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阅读有关金融类的书籍,并且他们的父母也在他们之后的生活中做出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勤奋刻苦,对社会做出贡献。
而这些孩子也像家长所说的一样,按照自己规划的生活一直前进。比如说这部纪录片中有一位叫安德鲁的孩子,他经过不断努力,最后毕业于剑桥大学并且成为著名的律师,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有人说曾经说过,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规划。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但是有人因为一些挫折就会选择放弃,而有一些人就会直面挫折并且做出自我管理,因为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来抵抗那些事不确定的因素。
那些条件好的家庭,家长们早早自己孩子的人生做出规划,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因为在社会的底层,就会缺乏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而这些底层孩子,他们的父母并不希望他们成为多么出SE的人,也不会对他们学习进行管教。正是因为这样,有的孩子就会在学校年轻的时候辍学去打工来维持生活。
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动力”。
之前在心理学上就曾提出过“动力”这个词,动力会促使我们去不断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
而纪录片中那些上层社会中的孩子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动力,让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来催促着他们去努力学习,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也是因为这种动力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定下来的规划是可以完成的,因此他们就不断地完成其中的内容,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并拓宽视野,所以他们就会一直产生源源断断有动力,形成了一种良新的循环。
而那些贫穷家庭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让他们知道这种动力的重要新,因此在之后生活中才会如此艰难。
而当他们成年后突然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时候,时间已经太晚了,不管他们怎样努力也赶不上那些上层社会的孩子。
除去这些,在这个纪录片中还有一个孩子的经历令人意外,让人们感到惊喜,那就是尼克。尼克也是一个底层社会的孩子,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困的生活,成为一个知名大学的教授。
通过观看他的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尼克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平时的刻苦努力,还因为他抓住了机遇,那就是教育。
底层的孩子不要对自己的贫困生活太过抱怨,要抓住机遇去珍惜良好的教育机会,让自己以后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当然也有少数人说那些高学历的人也会给人打工,但是这些是少数的,如果在生活中处处事事,那么这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我们要是接受教育,不要因为自己知识的贫瘠而造成生活艰难。
其实人的一生并不是由命运安排好的,自己的人生轨迹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
即使你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也不要去抱怨,其实我们不必羡慕那些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只要对自己进行改变,努力学习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并且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也要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