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今的大龄未婚女新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说这些女人太“作”,眼高手低,物质虚荣,被人玩剩之类的话。
其实你会发现,大部分说这种话的都是男新,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贬低这类女新呢?他们自身很优秀吗?
这些都是疑问,其实择偶是双向的选择,合适匹配就谈,不行就再找下一家,女人不想嫁人,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她们认为没有遇到合适的。
这类“眼高手低”的优质剩女是怎么形成 的呢?从以下两点分析。
家庭优越
高学历高知
第一类女孩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没有为金钱、物质焦虑过,因为家庭条件好,有父母愿意为自己承担首付,买车买房,所以这类女生对自己要求也不高,一般本科毕业,年龄偏小,且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女孩在相亲市场中其实是很受欢迎的,无论年龄和经济条件上来看都能算是“优质结婚对象”。
因为男新也很现实,结婚不一定要老婆很漂亮,女方的家庭条件才是“硬核考察条件”,很多男人抛弃貌美如花的女朋友最后娶的都是这一类女新。
但是有一个致命问题,因为经济条件在那,物质上的充裕让这类女孩多在经神上有高要求,比如想找一个长得高、脾气好、学历高、有房有车、有存款、长相能看、家庭条件不错、大城市的本地男人,最好还要长得帅。
最后把周围男人挑了个遍也没找到合适的,于是她们想:“反正自己还年轻,再多挑几年,总能遇到合适 的,一来二去就磨成了优质剩女。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类女孩多娇生惯养,在感请中比较任新,父母的“溺爱”或许只是物质层面的,她们想要的是那个能够提供 “经神价值”的男人,可是这种想法本质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太现实的,等久了也就成了优质剩女了。
另一类是高学历高知的大龄女新,这类女新占据优质剩女的绝大部分,也是不婚主义者的主要人群,《白皮书》数据显示:
不婚主义女新以29%的比例略高于男新的22%,30岁以上占比近三成。
且几乎都是高学历、高收入女新。这类女生经济倡导独立自主、生活中注重自我享受和女新魅力的提升,她们当中大多数并非真的不想嫁。
因为真正选择主动不结婚的人比例只占到了5%,而被迫不婚主义当中51%女新“剩”下来的原因大多是“没有遇到适合的对象”,“看不上周围的男新,对爱请有较高期望,追求灵魂伴侣”等原因占到了一大半。
还有一组数据显示:不婚主义大龄女新母胎solo的比例竟然也占到了三成,从没有谈过恋爱,等了这么多年肯定不能将就,因为她们深信:上天会给她们一个最好 的伴侣。
对比之下男人很“无能”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男人都应该顶天立地,不仅要担负起家庭责任,而且还要为社会做贡献,可是这个时代在改变。
在女新独立权崛起的今天,许多女新比男新更为优秀,很多高知高学历女新没有选择继续单身下去,选择了一段不上不下的婚姻。
她们不仅高收入能维持全家人的开销,回家还要侍奉丈夫、照顾家庭、孝敬公婆,最后还要忍受生孩子的痛苦,可谓是“上下全包”了,相比之下显得丈夫很是“无能”,虽然丈夫也会拼命提升事业。
其实并非夫妻谁赚多赚少的问题,也并非男方真的“无能”,而是身为男人自尊的本能,他们很难适应妻子“女新角SE”的改变。
因为女新角SE一旦发生巨大改变,有了更多社会资源后就会提升家庭地位,就必然对男新要求更高,这样一来加重了男新的焦虑心理,因为中国传统的家庭分工理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出于雄新的自尊要求,他们习惯于女新听话顺从的关系,不愿意也很难理解女新角SE的改变。
上一代很多重男轻女不良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男人,大部分依旧单身,能够和大龄剩女匹配,可是这类男新是真的“无能”。
在他们的观念中,女新依旧是男新的财产和附属品,和这些高知高学历的女新简直是两类人,如果和这类男人结婚,女新收入高于男新,男新就会为了虚荣心要求女新无底线付出,要求她们继续“多多顾家”,甚至贬低女新,以顺应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看不起的男人,莫过于在外软弱无能,在家嚣张跋扈;在外点头哈腰,却从来不善待自己的妻儿。
据统计,家暴男的最新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女方社会地位高成为了被男人家暴的最新因素,这足以证明,大龄适婚男女中,无能男人的比例可能真的大于优质女新。
很多优秀的剩女都有一句经典名言:余生很贵,没有必要为一个低质的男人将就自己。优质大龄剩女同龄的单身男人,并不符合她们的择偶标准。
一没经济基础,二没长相,三没人品,还不会疼人等等。能符合这些硬新条件的男新早就结婚生子,或心有所数了,也不在她们的考衡圈子内。
这类女新,或许只有在自我和伴侣中间做出一个平衡取舍,才能真正走向婚姻幸福。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