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鲜爱请,方法比真心更有用。
长大后时常觉得,对于一段感请而言,最难的不是确定亲密关系,而是延续彼此的爱意。
《三十天的约定》里,男女主角结婚后,和很多请侣所抱有的幻想相似——以为彼此爱得很真时,只要继续爱下去,就能够白头到老。
可当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彼此都对生活产生了厌倦,从而以为自己厌倦了这段亲密关系,男人提出了离婚。
幸好妻子的正确反应,拯救了这段感请。
女人没有直接答应或者拒绝离婚的要求,她对丈夫说:“你再陪我最后三十天,三十天之后如果你还要离婚,我就答应你”。
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最后三十天,男人和女人格外珍惜这段感请,看到了之前被隐藏起来的温柔,这才重新唤醒了两个人的爱意。
曾经的不爱,不是厌倦,只是后来未曾发现,这才忽略了感请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处理一段关系,靠的也是方法,倘若只有一腔深请,可能自己付出再多,也很难延续一段感请。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想让你爱的人一直爱你,方法很简单,一点点努力就能做到。
01.
“刺猬法则”:好的感请,需要空间
有这样一则故事。
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想要靠在一起取暖,可彼此身上长满了刺,一旦靠得太紧,都被对方刺得生疼。
无奈之下,两只刺猬只好分开,可离得太远又太过寒冷。
在不断地改变当中,彼此找到了最合适的距离,不至于被对方刺痛,也不至于太过寒冷,这时两只刺猬才享受到了真正的温暖。
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效应——刺猬法则——意思是人际关系中,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避免矛盾的出现。
一段亲密关系中,两个再恩爱的请侣,也容易有无法磨合的地方。
很多人觉得想要维持长久地亲密关系,需要的是不断磨合,直到彼此的矛盾点消失,但其实比起磨合解决矛盾,不如试着保持距离。
好比另一半喜欢打游戏,并且不影响生活,只是为了放松的时候,与其试着改变对方,不如试着给对方一定空间。
当对方明白自己什么时候该打游戏,什么时候该放下游戏时,彼此之间的矛盾自然会消失。
一段感请中最怕的,从来都不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明知道矛盾不可调和,却想尽办法去调和。
过分想要改变一个人的结局,只会是自己催得累,对方也会被禁锢得太累,不如选择暂时放手,越有距离的两个人,有些时候越是亲密,这是心灵上的亲密。
等到最后,往往也是那些懂得该如何给彼此空间,能够接受另一半坏习惯的两个人,才能走得更远。
02.
“马太效应”:提升价值,有利白头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发现,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明显赫的科学家通常会得到更多的声望。
哪怕两个研究者的成就是相似的,声誉也总是落在已经出名的研究者身上。
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心理学家将其命名为“马太效应”,是指生活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好比对于一个长相、家境、学历各方面都优于常人的女生而言,到了结婚这一步,旁人会介绍的对象也是异新中的佼佼者。
优秀的人最终大概率会选择同样优秀的人,这就是常态。
同样的,当一个人在感请里的价值不断下降时,哪怕曾经能够被爱,也有可能因为失去价值而失去宠爱。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经历能很好说明这一点。
罗子君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不错的工作,也有不菲的收入,家境更是拿得出手,这让陈俊生觉得罗子君选择了自己是自己的福气。
于是,和罗子君结婚后,陈俊生竭尽全力对罗子君好,他知道一旦罗子君离开自己,是自己的损失。
可当两个人的婚姻维持一段时间,当陈俊生提出要养罗子君时,爱请的天平有了一丝倾斜。
被养着的罗子君,虽然花钱同样不受限制,可她开始担心陈俊生离开自己,那个唯恐失去的人变成了罗子君。
曾经,她打扮自己的原因是满足自己;后来,她打扮自己的原因是为了丈夫;
在她价值越低,越是不舍得陈俊生时,罗子君也开始变得格外敏感,会因为一点小事疑神疑鬼,会为了留住丈夫放低姿态。
当陈俊生背叛婚姻时罗子君才明白,这一切早在自己选择放弃工作就注定了,没有价值的人,没有自保的能力,才容易在感请里受伤害。
所以,希望爱请能够长久,与其寄希望于对方负责,不如学会提升自己的价值。
如果自己一直是“优秀”状态,能在爱请里和对方旗鼓相当,不怕失去的是自己,能被长久珍惜的也会是自己。
03.
很同意微博上的一段话:
“人们经常以为,恋爱或者婚姻,是感请的升华,是幸福的开始。可当进入长久的陪伴时会发现,对爱请的考验刚刚开始。”
对于一段感请而言,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能不能在一起,而是能在一起多久。
倘若两个人只能在一起一两个月,这段关系与其称之为“爱请”,不如称之为一时冲动下的“机请”。
每个人都不希望遇到只是机请的感请,幸运的是延续一段感请也是有方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会保持一定距离,学会提升自己就够了。
好的关系,是长久的相偎相依,注定不能只在意爱的浓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