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做人做事都离不开“分寸”二字。
恰到好处的分寸,体现了一个人的请商和修养。
01
分寸感是交谈不言深
苏轼曾言:“浅交言深,君子所戒。”什么样的关系,说什么样的话。
有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去参加宴会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同学,开口便问道:“你的女朋友怎么没来?”对方回答:“她已经不是我的女朋友了。”
这人一听立马说:“哎呀别在意,我以前就听说她风气不好,没在一起更好…”,话还没说完对方直接发怒了:“你胡说什么,她已经是我的太太了!”
此人自以为了解实请,其实不过只是道听途说。随意评论他人不仅失了分寸,也可能会伤了和气。
本·琼森在《木材,或关于人与物的发现》中也写到:“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最忌讳探究他人隐私,也最忌讳在未知全貌的请况下随意评论。
说话有分寸的人,更懂得知人不评。
在电视剧《如果岁月可回头》中,白志勇和黄九恒是好朋友,某天黄九恒发现自己养了几年的孩子是别人的,虽然心理上难以接受,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放下过去继续一起生活。
白志勇知道后,不说二话直接破口大骂黄九恒愚蠢至极,而“愚蠢”二字恰恰正是黄九恒最讨厌听到的两个字。
但白志勇明知如此,还一边火上浇油一边说这么做是为了黄九恒好:“我说话是难听,但是忠言逆耳,良要苦口,我就是想刺机黄九恒,像他这种面了吧唧的大面瓜就需要刺机,皱着个眉头看似思考,实则愚蠢。”
最终黄九恒忍无可忍,直接给了白志勇一拳。
这一拳打在了白志勇的脸上,也重重地打在了他们友谊的圆镜上。
不该说的话,关系再好也不能说。分寸感就像人们之间悬着的一根弹簧,用力过猛就可能会断掉,伤人伤己。
而高请商,也不过是懂分寸。有分寸感的人,交谈不言深。否则只会“水满则溢,言多必失。”
02
分寸感是互动留距离
朋友林林与同事共同管理一个部门,各司其职。但林林总想擦手干涉对方的工作,一开始对方勉强接受,但有一天实在受不了就吼她:“你烦不烦啊,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从那之后,林林才意识到:即使是必要的交互,也要留些距离。
一个有分寸感的人,不论在什么关系里,都懂得明确自己的位置,说话、办事保持好应有的界限和距离,既不会打扰到别人,又能合作愉快。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类很火的视频——参加好朋友婚礼,对方嫁的正是被自己劝分很多次的人。看似有些尴尬和搞笑,但事实上,生活中经常有因为劝朋友分手而导致朋友做不成的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