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家人们不喜欢我们买的礼物,也不好意思直接说。 直到有一年,回家前我老公又要买北京特产,他姐姐说,别买那些了,小孩们都不愿意吃。我也陆续从家人口中得知,我买回去的糕点也没人愿意吃,都放过期了。
更尴尬的是,我买的北京烤鸭是塑封包装的,我爸兴冲冲地叫好朋友去家里吃,最后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结论,说烤鸭是假的,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骗了。我花了很大力气解释塑封装烤鸭和正宗现烤北京烤鸭的差别。但 我们老家亲戚对198元的塑封装北京烤鸭的评价,还赶不上县城街头小店现烤的38元一只的烤鸭。
我刚知道的时候还挺不高兴的,辛辛苦苦带回去的东西,没给老家人好的印象,还留下了不少意见。后来仔细想想,烤鸭被塑封以后,口味本来就大打折扣了。老家人每年春节都在按几十年传下来的习俗置办年货,对外地特产不感兴趣也正常。
后来我就转变思路,直接给钱,同时向老家人看齐,走亲戚时买些吃的喝的等硬通货。这样一来,我回家反而轻松了,不用大包小包拿东西,也不用在回家前发愁买什么。
这几年我一般会在过年前给爸妈转几千块钱,让他们买新衣服、置办年货。因为我父母挑衣服都很有主见,通常要自己试好现场买。他们出去也常跟人说,衣服是闺女给钱买的。
过年走亲戚时,我就直接随大流现买牛乃、核桃露、八宝粥、罐头等东西,再给亲戚家小孩发点压岁钱红包。送过去的“硬通货”大家还能继续流通,有时候我们家收到别人送来的礼品,我去亲戚家时顺手拎几箱就去了,确实方便。而且过春节时人多,饮品消耗量很大,互相送的礼也用得上。
今年有亲戚是本命年,我提前从网上买了红SE内衣袜子套装给她,别的还是按老规矩来。
我现在觉得,送礼还是要根据各地习俗和各家的需求来。如果子女买的东西父母喜欢,可以按照子女想法来买,如果父母有强烈的想法,顺着他们就行。 喜欢收礼物的送礼物,喜欢拿钱自己支配的直接给钱,心意表达到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