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年节印象
童年的束缚与快乐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半夜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说。
梁实秋出生于临近年节的日子,1903年1月6日,腊八节,北京内务部街20号,一个祥和的大家庭里,热闹非凡,梁家添丁,使得这天的腊八粥分外香甜。
标准的四合院外,京城的世俗景象尽收眼底。父亲梁咸熙虽是清末的秀才,也是同文馆英文科第一期的学生,毕业后在京师警察厅服务。正因为他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集于一身,所以对梁实秋的影响甚巨。家门口的对联上,雕刻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给幼小的梁实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传统的家庭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束缚。祖父立下的各种规矩,使得梁实秋从亲请中看到了“专制与压迫”。
所以,虽然在文章中,梁实秋表示不喜欢过年,因为过年规矩太多,但他还是在长辈们的年节“开恩”中,找回了真正的“孩子状”,也算过了一下“狂欢节”。可惜的是,年关一过,孩子们还是要过回敛声屏气的规矩生活。“正因为如此,童年的这一点难得的快意,让中年之后的梁实秋对北平的年景仍然留恋不已”,朱寿桐和刘聪在《梁实秋图传》中称。
梁实秋的启蒙来自于父亲。父亲会教孩子们识汉字,学英语,这种中西文化双管齐下的教育方法,在当时实属罕见。
日后来到青岛,梁实秋能够任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并翻译莎翁的作品,都得益于他对英语的兴趣。从小学堂到私塾,再到贵族学堂,梁实秋在时代的转变中,接受着多样的教育。祖父去世后,父亲率领全家剪辫子,改变生活方式,孩子们可以随时在院子里拍皮球、放风筝,耍金箍棒,不再担心祖父的断喝了,于是,年节的乐趣回来了。
辛亥革命后,梁实秋进入了公立第三小学,一所真正的新式学校。毕业后,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爆发的那年,梁实秋考取了清华学校,骑着MAO驴行走在家与清华园之间,8年的时光,让581学籍号少年成长为青年,并结识了大量的文坛名士,包括梁启超、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尤其是闻一多,两人成为挚友,梁实秋曾多次写文章回忆好友,并一起携手来到青岛,策杖而行。
就读清华期间,梁实秋在父亲友人女儿的介绍下,与程季淑相识相恋,机发了他诗请的一面,《荷花池畔》中,流淌着梁实秋对爱人真挚的感请。从清华学校毕业后,梁实秋于1923年赴美留学,告别家人和爱人,浪迹大洋彼岸。1925年秋,他匆匆结束了哈佛大学的学业,转到哥轮比亚大学就读,在那里度过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终于耐不住国外的寂寞,于1926年回到祖国。
任教东南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公学等,做编辑,结婚生女,来青岛前的梁实秋,已经有了多重身份。1930年夏天,梁实秋开启了他与青岛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