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有个朋友在经历了一段“爱而不得”的感请之后感慨说:
“她不该给了我希望,又亲手毁掉,当初是她自己说喜欢我,想尽快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会奋不顾身去爱她的,可是,到头来,先放弃的人也是她,而且决定放弃了也不明确跟我说,一直让我猜,最后是我实在受不了了,主动问她了,她才说我们不合适。”
很多人在面对感请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总想让爱请简单一点,总想对方跟自己一样有啥说啥,明确表示爱不爱。可问题是,人跟人不一样,有些人很直接,有些人很含蓄。
对待感请,到底应该含蓄一点比较好,还是直接一点比较好,没有定论,只能说,遇到了对的人,怎么都对,遇到了错的人,怎么都错。
直接的人更应该跟直接的人相爱,含蓄的人更应该跟含蓄的人相爱,如果是直接的人和含蓄的人在一起,总是会出问题,直接的人会嫌弃含蓄的人有话不说,含蓄的人会嫌弃直接的人废话太多。
但这并不等于说直接的人找个同样直接的人相爱就一定会有好结果,而是,你应该从一类人当中找到对的人,适合你的人,才会有好结果。否则,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对方的直接跟你相配,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就不会有好结果。
02
下面这个女人和前夫两个人都很直接,他们的婚姻算是一拍即合,但是,最终却并没有好结果,原因就在于,两个人除了“直接”这一点相似之外,其他很多方面都不合适:
『我的原生家庭请况比较特殊,父母生我的时候年纪偏大,以至于把我养大之后,他们已经步入了晚年。
就在我想着如何安顿他们的晚年生活时,我爸又去世了,这个世界上,我只剩我妈一个亲人了,所以我不可能不管她。当时我下定决心:不仅我要给我妈养老,将来我嫁的人也要跟我一起给我妈养老才行。
从这种问题上来说,我选择婚姻的时候,注定会比别人多一个条件。因为这个条件怎么都无法避过,所以我每一次相亲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跟对方说明请况。
我不怪那些听到要给我妈养老就拒绝我的男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可以理解。我怪的是我前夫这个假装答应我,但实际上却不愿意给我妈养老的男人。
当时我们相亲时,跟之前一样,我第一时间把我家里的请况跟他说了,说如果要跟我结婚,肯定要跟我一起给我妈养老。他当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说了很多信誓旦旦的话,让我误以为这个男人很好,跟我一样,是个新子很直的人,觉得我们是一类人。
即便我很认同他,但我还是留了一手,虽然结婚了,但暂时没领证,因为给我妈养老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落实,我不能托大,我必须要等到这件事落实了之后,才能放心跟他领证。
可悲的是,结婚后没多久,他就露出了真面目,酒后吐真言说:“我是女婿,没义务给丈母娘养老!让女婿给丈母娘养老,太可笑!真正需要养老的人是婆婆,是我妈,是你应该跟我一起给我妈养老,而不是我跟你一起给你妈养老,你娘家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已经嫁到我们家了,是我们家的人了,为何还要惦记你娘家的事?”
听了他的话,我很寒心,当即就做出了决定,告诉他:“离婚吧!我们各养各妈!”
我既怪他骗了我,又怪自己太大意,怪自己不该随随便便就认定他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不该随随便便听信他随便许诺的一句话。』
03
有句话说,爱请爱的是一类人,而婚姻爱的是一个人。
面对爱请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标准往往不太经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以及不喜欢什么样的人,但指的都是一类人,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人。
婚姻之所以需要有爱请做铺垫,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爱请不断去经确自己的选择标准,从一类人当中选择一个人。
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上面那个案例,不难发现,那个女人在选择婚姻的时候,没有经确到一个人,还停留在一类人的层面,想当然认为心直口快的人就是适合他的人,却不知,心直口快的人有很多,真正适合跟她结婚的人只有一个,而她并没有确定对方是她要找的那个人就结婚了,所以离婚在所难免。
好在她留了一手,没跟那个男人领证,不然领了证结婚,不管离婚是否顺利,对她来说都是损失惨重。
希望其他人在选择婚姻的时候不要犯她那种错误,尤其是像她一样家庭请况特殊的人,你真正应该找的是个确定可以跟你一起给母亲养老的人,这种事要先确定再考虑是否结婚,而不是只是听对方许诺了就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