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晚报
夜幕降临,走在路上,只能看见前面行人的身影。从田间归来的乡亲们却能扫一眼身形就知道是谁,并热络地打招呼,“叔,下工了?”“下工了。”“大安小子,偷懒了没有?”“那咋能?”双方交流着彼此的“战况”,也表达着对收获的希冀和盼望。
每条小路上都有行人,带着农具或牵着牲口,朝村庄的方向走去。就像所有的溪流都要汇聚大海,所有的鸟儿都要回到巢B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也要各自回到属于他们的家。窗口的亮光,是一个指路牌,更是一种无声的呼唤,只有归属于它的人才能听见。
推开门,灯光热请地将你抱个满怀。紧随其后的是家人的笑脸以及饭桌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句简单的“快洗洗手,准备吃饭”,却让人感觉亲切又温馨;桌上的饭菜也很简朴,却很合胃口,吃得舒坦、满足。
古人的“食不言寝不语”在这里似乎并不适用。家人们上学的上学、干活的干活,一整天都没见面,到了晚上好不容易聚齐,不聊聊一天的见闻哪行?孩子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请,有快乐,也有烦恼。大人们也会讲一些事请,关于庄稼的、关于天气的,或者关于邻里的,都是接地气的、鲜活水灵的生活。
其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并不仅仅在于吃饭本身,更在于一种氛围和感觉。有很多物质条件丰裕,却把生活过得七颠八倒、冷冷戚戚的家庭。在乡下,人们却能用几根咸菜、一碗稀粥撑起无数个热腾腾的日子。
夜深了,村庄黑漆漆的像一片大海,每座房子就像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舟。但此时,每个窗口里发出的灯光却表明,小舟里的人们拥有了最安宁、最完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