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感请需要磨合,两个人就是凑活凑活就过下去了。好像磨合两个字有魔力,只要能磨合两个人就能一起过。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磨合到最后好像就变成了简单粗暴的忍让,而这也并不能够让我们过得更好。
因此,感请要的不是磨合而是适配。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综艺《春日迟迟再出发》,里面的一位嘉宾杨磊的经历我觉得就很典型。他是一个敏感内向,不太爱说话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活泼开朗,喜欢各种大场面的人。而导致他们关系难以挽回,以致离婚的原因是他老婆给他办了一场人很多的生日聚会。
这让他的妻子很不理解,他妻子认为这种活动就是应该要觉得开心,但丈夫的反应让她觉得很委屈和失落。
他们能磨合吗?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却直接击碎了两人之间的信任,让双方难以再继续理解彼此,关系渐渐成为了一种折磨。
我相信在离婚之前他们一定尝试过磨合,但是很明显这个过程是痛苦和勉强的。如果双方为了维持关系是需要艰难的磨合才能让双方继续走下去,那么这种事倍功半的压抑就会不断地损坏两人曾经的感请。
因此,想要让磨合变成适配,就需要做出一些对应的改变。
培养成长型婚恋观。
婚恋观包括的是在面对感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所思,所做,所说。这里面体现的是我们对一段亲密关系的整个过程有什么看法,包含开始,延续,发展和改变。成长型就是意味着关系中的两个人,不逃避问题,不害怕犯错,愿意相信对方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比如,在双方处于相互适应的时期,不会因为一些问题的出现就直接给对方定新,甚至否定两人的感请基础,认为双方就是不合适。
成长型婚恋观有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信任,另一个是强求改变。我们是给予一个良好的期待去看待关系,但是一定要有底线,有些事有些问题一旦发生,那么就不要继续强求关系的稳定了。
角SE扮演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小说,我很喜欢看那些把群像写得很好的小说,人物立体,你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经历故事,让我会对小说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其实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一样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经历体验。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身份定位的核心是最亲密的人,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扮演很多不同的功能去尝试其他的“角SE”,比如,老师,学生,朋友,合伙人等等。
比如,做彼此的“粉丝”。就像粉丝看待偶像那样,无论偶像做什么都会让粉丝尖叫,粉丝会觉得偶像怎么看怎么帅。你也可以时不时地当当你伴侣的偶像,给ta崇拜和欣赏。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添狗吗?不尽然,当你带着滤镜来看伴侣,你更容易有积极地幻想,同样对方也会产生良好的感觉,那么在关系中你们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快乐,进而对关系的满意度也就会更高。
是接纳差异。
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不可避免会有差异,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和对方的不同。
很多人多没有意识到我们想要的磨合其实是想要对方按我们的想法改变。我们在自身不同的经历下,比如天差地别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经历等,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复杂。
有些差异通过沟通和深入的理解会消失,但是也有一些差异会伴随一生,无法改变。相似的三观在遇到具体问题的看法也仍然会有不同。比如说,你们都认为人要知恩图报,但是可能一个人认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人认为只需要等值回报就好。
不能接受的差异在选择之初就要考虑好,其余的差异要学会接纳,不要以爱的名义去强求对方改变,也不要用爱当作枷锁来委屈自己忍受。
做好这三件事你就不用再艰难的磨合,只需要简单地调整去适配自己选的伴侣。让感请不再是痛苦的历练,走向轻松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