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朱韵熙
“有人得了无痛新心梗没有察觉,有人突发胸痛以为只是吃撑了,尽管目前医院胸痛的救治流程有了很大进步,但患者‘就医延迟’的现象仍然普遍。”9月24日,由杭师大附属医院主办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与医联体建设”院士论坛开幕。现场,杭州市拱墅区心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揭牌,同时发布紧密型医联体下胸痛救治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尚永丰、葛均波、陈义汉、宋保亮五大院士齐聚杭城,共话心脑血管疾病基层防治。
杭师大附属医院院长、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拱墅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协会会长张邢炜提到,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居榜首,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患人数有3.3亿,防控形势严峻,拐点仍未到来。
从缩短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救治时间,到形成城市心脑血管病防治“拱墅模式”,杭州已有新举动。杭师大附院党委书记刘新功表示,未来,杭师大附院将引进院士大咖,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培养一批“前哨”家庭医生,打造城市心脑血管病防治“拱墅模式”,守护城北百姓健康,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防治思路,助力健康共富。
家门口就是医院 他突发心梗拖延5小时熬到休克
“突发心梗,一段不过5分钟的路,老爷子硬是想熬一熬,熬到心源新休克,太可惜。”提到曾救治过的一位老年患者,张邢炜至今记忆犹新。
72岁的王师傅家住拱宸桥边,家门口就是杭师大附院,当天午饭后,他感觉上腹部有点难受,心想可能是吃多了,便吃了点胃要后上床躺着,想熬一熬。
大半个小时后,老伴马阿姨走进房间,看王师傅辗转反侧,额头冒汗,便给小儿子打了电话。那头,儿子小王正在开会,没注意来电,等回拨过去,已是下午4点多。怕耽误儿子工作,马阿姨只简单讲了几句:“你爸刚才人很难受,现在已经睡着了,你下班后回家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