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邹城经细治理让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小山村成春节乡村游打卡地□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盛超 周波汝
冬日的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沙河蜿蜒环绕村落,经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排开,休闲沙滩和农家菜园点缀其间……葛炉山下,一派乡村生态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村里环境好了,每逢周末节假日,都能吸引周边城市游客来钓鱼台逛逛看看。这个春节更是成了不少市民的乡村游打卡地。”说起现如今的村庄环境,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很是自豪。村庄大环境的改善,也带动村民自觉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逐步形成伦人参与治理人居环境的好风气。在钓鱼台村,人人都是环境监督员,每家每户都有一张印有镇环卫办受理电话的“镇村环境卫生监督投诉联系卡”。纸屑、塑料袋等容易清理的垃圾老百姓自己就捡拾进垃圾箱,不好处理的直接打电话反映,由镇环卫办安排保洁员专门清理。
现在,镇村环境卫生便民联系卡制度已在大束镇所有村居推广,有效解决了群众环境卫生治理方面的诉求。“通过政府的引导,机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热请,构建起社会监督、人人参与、经细治理的局面。”邹城市大束镇镇长孟涛说。
落实落小,在经在细。近年来,邹城市瞄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不断创新治理长效机制与实用措施,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上持续发力。建立起市镇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实体化运作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同时下设镇街驻地环境整治、农村村容村貌提升和污水治理等工作专班,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订重点工作推进计划。
“我们保持并拓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完善‘智慧云’平台建设为抓手,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化、经细化、可视化监督管理。”邹城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积分制”“街长制”等经细管理办法,让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治理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在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方面,邹城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在改厕上完善维修体系、清运服务体系、多样化粪污利用体系3个体系建设,完善“十有”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全市改厕后续管护服务全覆盖;污水治理方面,当地投资近1亿元,采取建站、纳管、拉运等模式,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目前,邹城市清洁村庄示范村已有近200个,达标村达300余个。
在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邹城市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重点推进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由环境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先后入选全国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改革试点县、省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县,大束片区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香城镇成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镇,全市已建设济宁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93个,美丽宜居乡村覆盖率达到79%。累计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1.7万户,创建巾帼文明示范街800条,实现以庭院“小美”助推村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