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幅来自种植拟南芥的科学实验柜的图像显示,五株拟南芥的生长周期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两株接近死亡,两株长势一般,一株叶片繁茂,这证明郑慧琼团队对拟南芥的基因调控有效。
此前,郑慧琼团队领衔完成了拟南芥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系统研究了空间微重力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经过研究,团队找到了影响拟南芥对重力表达敏感的关键基因。此次长势喜人的拟南芥,就是由过表达了该基因的种子发育而来。
为人类走向太空准备“口粮”打基础
郑慧琼所从事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1992年博士毕业后,她就留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从事相关研究,目前她带领着一支10人团队。
在这个新兴领域做研究,时常会遇到以往农业从业者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比如,在地球上浇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在太空中,判断作物是否喝饱水却是个难题。郑慧琼从可反复使用的描红字帖中获得启发,经过两年多的改进,设计出一套太空浇水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当布条上出现深SE的水迹,如同字帖被MAO笔沾湿时,即判断土壤已被浇偷,这背后是对重力、水土混合、水稻特新等多方面综合研究的结果。
郑慧琼说,开花是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春节里守着这批凝结着无数人心血的“太空种子”,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她希望来年能从水稻身上找到更多微重力影响作物背后的秘密,为人类探月、探火以及进一步走向太空提供农作物基础。
作者:沈湫莎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