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年潮涨潮落,每年霜降节气前后,浦坝港的海水会源源不断地把野生蛏苗送到这片滩涂。
“据测算,栅下滩涂每年自然出产苗种约30亿颗,苗种年产值可达1000万—1200万元。该村的缢蛏野生苗种具有品质好、成活率高的特点,用其养成的蛏子‘生长快、个体大、壳薄、SE白味鲜、含沙少’,这些特点在县内外享有盛名。”说起连下村的蛏苗,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炯明赞不绝口。
因此,每年来连下村收购蛏苗的商贩很多,近的有温岭、玉环、宁海、象山等周边县(市、区),远的有山东、江苏、辽宁等省份来采购的。
“利用自然”之变
面对大自然的馈赠野生蛏苗,起初,连下村村民并不知道怎么利用——
“祖祖辈辈的连下村民,都知道栅下滩涂有蛏子,却从来没有想到去卖野生蛏苗。以前,父辈和自己只会到滩涂上挖些野生大蛏,卖钱贴补家用,或当作菜肴。”今年64岁、连下村村民缪苏玉说。
稍有头脑或愿吃苦的,则在滩涂上养些大蛏。“年轻时,在滩涂上养过大蛏,但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不足以维持家用。”今年57岁的陈兴银说,34岁时,他改行去杭州卖早餐。
上世纪80年代,一批玉环人的到来,唤醒了连下人利用自然的方式——
每年霜降一过,一批批玉环人就会到连下村承包滩涂挖野生蛏苗。那时,不懂蛏苗资源价值的连下村人,常常整片“MAO判”给玉环人,玉环人赚得盆满钵溢。
“看到人家挖野生蛏苗卖这么赚钱,我们就学着干。我是村里第一批从事蛏苗养育的,当时与我一起有十来个人。”今年73岁的连下村老年协会会长李洪迪说。
从此,少数连下村村民,从玉环人那里学了技术,自发在滩涂上开始养育野生蛏苗。
1999年,连下村在花桥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改变滩涂管理机制,实行“统一规划,集体管理,规模生产,分户经营”,集体开发滩涂后承包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