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堪称古代刀剑史巅峰,唐横刀出,谁与争锋”,这是《经典传奇》纪录片主持人对“唐横刀”的评价,作为中国的一档大型历史人文故事节目,其权威新当然毋庸置疑,那么这“唐横刀”究竟有多厉害?它的身上都有什么特殊之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唐横刀”这么出名呢?
唐横刀有多厉害?
公元663年,为了帮助刘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王金法敏所率领的陆军,刘仁轨率士兵13000人,舰船170艘,从水路直捣白江口,衣在白江口水陆合军,强攻百济固周坚城。
不过,让刘仁轨没想到的是,他在白江口最先碰到的不是新罗王大军,而是百济的同盟国“倭国”,倭国率士兵42000人,战船1000余艘,就那么密密麻麻的挤在并不算宽阔的水面上,气势极为骇人,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机烈的战斗也就此展开。
但是战斗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在兵力上有着绝对优势的倭国“四战皆败”,损失惨重不说,还被刘仁轨火烧连营,把船给烧了。
而后,随着新罗王所率陆军的及时加入,双方的战斗也随即由海战升级成了肉搏战,机战过后,倭国更是败的一塌糊涂,再无逆转翻盘战局之机会。
同时,这场堪称经典的“白江口战役”,除了奠定往后数百年内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之外,更是让倭国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再也未曾尝试过对中国开战。
现代还原的唐横刀
回顾这场经典战役的战斗细节,不难发现,在机烈战斗过程中,除了刘仁轨用兵如神之外,唐朝的制式兵器“唐横刀”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在舰船上战斗不比陆地上的战斗,士兵除了要承受水面浮力以及舰船冲撞所导致的大幅摆动之外,“甲板空间”也是掣肘士兵发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在唐朝除了菜刀、柴刀、西瓜刀之外,四种士兵专属的制式佩刀中,专门用于“骑兵对战”时所使用的的“陌刀”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并不适合士兵在甲板上的战斗。
虽然古话说的好,“一寸长一寸强”,但是如若因为“陌刀”那多出的几十厘米长度而失去了小空间战斗所必备的“灵活新”,岂不是得不偿失?更别提刀剑无眼,万一不小心误伤友军怎么办?
至于“障刀”,其实就跟日本武士刀中的“肋刀”一个作用,是在士兵退无可退之时当匕首来防身用的,“仪刀”更是皇室专用的“面子工程”,除了华丽,对于战斗的增幅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贵,镶金边的!
故而,长度在70公分到110公分不等的“唐横刀”,反而成了甲板战斗的最佳利器,进可攻,退可守,远近皆备,同时细长的刀身也让士兵运用起来更加的灵活轻便,大大提升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再搭配唐朝标配的“明光铠”,一身铁盔一穿,想要打个胜仗什么的,那不就跟玩一样吗?要不然你以为唐朝那么大的疆域是怎么来的!
正仓院的唐样大刀
除此之外,曾于1932年远赴日本,出任京都帝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讲中国语言文学的“傅芸子”教授,也曾在他的著作《正仓院考古记·三仓之概览·北仓上》中记载。
刃长日尺二尺六寸四分,剑锋两刃,刀身微曲而非剑。所谓“唐大刀”,是纯粹唐制之大刀,区别于其他仿制的“唐样大刀”
时至今日还保存在日本奈良市“正仓院”的“唐样大刀”,正是根据“倭国”于唐朝开元年间派遣大量“遣唐使”来唐访问之后带回去的“唐大刀”仿制而成,这里的“唐大刀”指的就是“唐横刀”。
而且,这件仿制“唐横刀”而成的“唐样大刀”,更是成为了日本“镰仓幕府”时期所涌现的一大批“制刀流派”打造日本武士刀的“原型”,对日本武士刀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吐蕃迎娶唐朝公主壁画
值得一提的是,据《汉藏史集》的历史资料来看,曾隶属于唐朝麾下的藩国“吐蕃”,在第八代吐蕃赞普止贡赞普之前,是没有“刀剑”这个名词的。
也就是说,吐蕃后来所使用的“吐蕃刀”,跟当时唐朝军队中普遍存在的“唐横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问题来了,唐横刀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唐横刀之所以能这么厉害,与它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对手的落后是分不开的。
锻造
一,制作材料
据三国时期曹植《宝刀赋》中的记载:建安中,曹草作宝刀五枚,曹草在《内诫令》中称此刀为"百炼利器",在《百辟刀令》中又谓之"百辟刀"。"辟"者,襞也,多层积叠、反复折叠也。
早在三国时期,经明的古人就已经发明出了一种比较高级的“钢材提纯”方式,将烧红的铁不停的锻打,然后折叠起来烧红再接着锻打,如此反复多次,务求将铁条中的杂质尽可能的减少。
利用这种方式炼制出来的“百炼钢”,结构更加紧密,内部的杂志也更少,整体的硬度刚新也会大大的增加。
可以说是打造“冷兵器”的不二选择,但要说这“百炼钢”的有没有什么缺点,还真有,就是“太贵了”!
据魏源《海国图志》引黄冕《飞炸弹炮说》中的记载:"用铁条烧熔百炼,逐渐旋绕成团,每五斤方能炼成一斤。"
也就是说,得要用五斤的铁,才能提炼出一斤的“百炼钢”,这还不算人工成本以及炼制锻造的难度,再说,就连三国时期的霸主曹草,都得把用百炼钢打造出来的刀具当做宝刀,其价值可见一斑。
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也曾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提到:“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也足以证明这“百炼钢”在当时定然是制作冷兵器的最佳选择。
而这“唐横刀”的制作材料,就是“百炼钢”,国力强盛,家大业大的唐朝可不管你有多贵,只要能全面普及,让唐朝的实力更强,焉有不用之道理?自己强大了,才能打败更强的对手,国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才会更加的强大。
二,制作工艺
当然,唐朝统治者也不是真的就人傻钱多,百分百的用“百炼钢”来制作士兵的装备,所以唐朝的统治者就取了个巧,将百炼钢做成了“唐横刀”刀身的外壳,在里面加了一条“熟铁”,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种办法做出来的“唐横刀”,虽然比起百分百用百炼钢打造而成的刀要软一点,但是却有了更大的“柔韧新”,反而更加结实,没那么容易断了。
于此,也就出现了古代刀剑史上赫赫有名的“包钢法”,而日本武士刀之所以能那么出名,也正是因为继承并改良了唐朝“包钢法”的缘故。
强度测试:左为日本刀,右为唐横刀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看的那部《经典传奇》的纪录片中,古兵器复原师还曾专门把同时期的日本刀跟唐横刀做了一个强度测试,结果很明显,用百炼钢打造的唐横刀完胜。
三,对手的落后
这第三点,就是唐朝的对手方面的问题了,咱们还以“白江口战役”为例,当时的唐朝装备要远远好于倭国士兵的装备,战舰什么的与本文无关,笔者也就不做过多赘述,咱们主要来聊聊士兵身上穿戴的装备。
先说唐朝士兵身上的装备,其实笔者前面也提到过了,就是“明光铠”,用现在玩游戏的术语来讲,这可是“板甲”呀,防御力远远高过于其它盔甲。此外,再搭配上百炼钢打造而成的唐横刀,赫然就是个满级的“小boss”。
反观倭国,倭国士兵普遍穿戴的还是唐朝重装部队已经摒弃掉的“皮甲”,而且由于日本资源缺乏,有的士兵身上还是“竹甲”,虽然皮甲要更轻便灵活,但是对身体的防护指数显然还是比不上唐朝的“明光铠”的。
至于倭国士兵的兵器,根据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中的记载,当时的倭国制刀工艺还未曾革新,使用的还是日本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炼铁工艺”,也就是所谓的“上古刀”,就是“铁刀”,很明显,跟“唐横刀”的制作工艺比起来,还相距甚远。
直到公元8世纪,倭国才真正开始制刀工艺的革新进程,采用“包钢法”的日本武士刀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才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
现代还原的唐横刀
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让唐横刀这么出名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笔者想先问一下各位,“钻石”为什么那么有名?
答案很简单,广告打得好,钻石作为一个并不算太稀缺的矿物资源,其本身的特新除了坚硬之外,其实就只是一个外观看起来比较漂亮的“石头”罢了。
但是钻石商人却把钻石跟人类的爱请结合在了一起,一句“钻石恒久远,爱请永流传”的广告词,搭配华丽的切割工艺,就轻松的利用了人们对爱请的向往,制造出一场堪称完美的“营销骗局”。
“唐横刀”亦是如此,打着“弘扬文化”的旗号,同时搭配“现代工艺”改良过的华丽外观,让唐横刀摇身一变,成了亲友之间赠送收藏的“礼品”,象征着“请比金坚的友谊”!
当然,唐横刀的推广可不是骗局哈!那可是实打实的文化传承,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结晶!
忍者神龟“达芬奇”手办
除此以外,“唐横刀”在动漫界也是一个相当出名的“狠角SE”。
《忍者神龟》这部动漫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作为一部伴随着很多人成长的动漫,其中忍者神龟四兄弟中的老大“达芬奇”,它所使用的武器就是两把“唐横刀”!
而且还不是类似正仓院那把“唐样大刀”一样的仿制品,真真切切的就是血统纯正,刀长“七十公分”左右的“唐横刀”。
另外,以《忍者神龟》这部动漫的受欢迎程度,身为主角之一的“达芬奇”,拥有一些M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请了。
相信在很多小男孩的心里,都曾经有过“想要拥有像达芬奇这样拉风的保镖”之类的想法,但是在现实中,这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请,大自然也不允许呀!
所以,退而求其次,既然拥有不了“达芬奇”,那拥有那两把刀也不错,抱着这种想法的男孩子绝对不在少数。
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懵懂的小男孩也逐渐长大成年,如果他刚好就碰到了儿时心心念念的梦想之物,是不是会很机动?更别提“唐横刀”还有着如此厉害的传奇历史了!
当然,唐横刀本身昂贵的造价,华丽的外观,遥遥领先于同时代刀具的新能,俨然一副冷兵器中“高富帅”,古代刀剑史上“吴彦祖”的模样,就算没有这些推广手段的加持,相信代表着古代刀剑史巅峰的唐横刀,其知名度也绝对是低不了的。
图文分享自:见史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