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道衍和尚帮朱棣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为何百余年后会被移出太庙?
更新时间:2022-05-07

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他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朱允炆皇位的主要谋划者,在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被称为靖难第一功臣,此后道衍和尚一直以僧人身份成为朱棣的国事顾问,在历史上素有“黑衣宰相”之称。

道衍和尚一生非常传奇,以和尚身份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最终成功的把朱棣推上了皇帝宝座,而作为靖难第一功臣的道衍和尚却在百年之后被从太庙移了出来,又是为何?下面就说一说道衍和尚这位口念佛号,一心向佛却又造出无数杀戮的传奇和尚。

身在释门心不安,搅动天下地覆翻

道衍和尚是苏州长洲人,他出生于一户姚姓的中医世家,他在14岁时出家为僧,因此法号道衍,他俗家的姓名为姚天僖,而姚广孝的名字并非他的本名,是后来朱棣成为皇帝后给他的赐名。

道衍和尚虽然在14岁时就出家为僧,此后一心向佛,但他却并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道衍和尚在钻研佛学之余,还没忘记研习道家和儒家经典,青年时期的道衍和尚更是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席应真结交,并拜其为师学习道教经典和音阳术数,道衍和尚不光跟随席应真修道,他还与当时的大儒宋濂、高启等人关系亲密,在儒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因此道衍和尚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他可谓是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人。

道衍和尚早年游览莆田南少林的嵩山寺,他与元末明初的著名相士袁珙相遇,于是道衍和尚就请袁珙替自己相面,在《明史·姚广孝传》中记载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新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袁珙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道衍和尚是个奇特的僧人,他是三角眼,如同病虎一般,生新嗜杀,将来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

这刘秉忠是什么人呢?他是宋末元初的和尚,法名子聪,后来以僧人身份获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器重,因此还俗为刘秉忠,此后刘秉忠为忽必烈统一中国,攻灭南宋,建立大元朝立下汗马功劳,元朝的国号“元”字就是刘秉忠引用《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建议忽必烈用为国号。可以说刘秉忠也是以和尚身份兴杀戮,帮助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刘秉忠虽然在元朝算是功臣,但在当时民间名声并不好,而袁珙把道衍和尚比喻成刘秉忠,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此后道衍和尚一生以刘秉忠为榜样目标,他也想像刘秉忠一样辅佐一代帝王建立新的王朝。

朱元璋本身就信奉佛教,他在继位之后虽然重视儒家礼法,但是也没忘记佛教,因此朱元璋曾经下诏在全国招募一些经通儒家经典的和尚入朝为僧官,道衍和尚由于经通儒释道三家奥义,因此被当时不少佛教界人士和大儒推举入朝当僧官,但是道衍和尚没用通过朱元璋的考核,没能成为僧官,不过却获得了皇家僧职身份。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嫡妻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决定给分封出去的儿子们选拔主录僧,帮他们在封地诵经礼佛为超度马皇后,道衍和尚在这时候被僧录司推荐为藩王主录僧人选,也是在这期间道衍和尚结识了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道衍和尚第一次见到燕王朱棣就对他说:“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

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如果朱棣把他招为主录僧,那他就给朱棣一顶白帽戴,朱棣已然是燕王,在王头上加个白字不就是皇了,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暗示自己可以辅佐朱棣当皇帝。

要知道朱棣在当时只是燕王,而朱元璋的嫡长子懿文太子朱标还在世,朱标可是历史上地位最稳、权力最大的皇太子,朱标在世就没人能撼动他的太子之位,所以道衍和尚许诺将来辅佐朱棣成为皇帝的这番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痴心妄想。

不过朱棣是一个很有野心的皇子,虽然他明知道大哥朱标在世他能继承皇位的希望很渺茫,但是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僧录司报备点名要了道衍和尚成为燕王府主录僧。

之后朱棣就带着道衍和尚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北平(现今北京),而道衍和尚也成为了北平庆寿寺住持,不过道衍和尚名为庆寿寺住持,实际上他经常出入燕王府,经常与朱棣密谈,成为了朱棣的高级参谋。

一个和尚不好好敲木鱼念经,却整天想着成就帝王之业,所以说道衍和尚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不过他这一身谋略,也恰好和极具野心的朱棣完美贴合,朱棣骁勇善战,身边也都是一些武将,在谋略方面确实缺乏像道衍和尚这样的人才,所以当朱棣和道衍和尚相遇,注定两人要在将来搞出一番大事来。

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年仅38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但是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还要面对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他年事已高,将来的继承人选问题。

朱元璋也曾考虑过很像自己的第四子朱棣,因此朱元璋曾对群臣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在各地为藩王,手握兵权,势力很大,谁都不能轻易得罪,如果有朝臣建议立朱棣的话,岂不是得罪了其他皇子,因此大臣们都很谨慎,没有一人表态愿意支持朱元璋册立朱棣为太子。

只有一名老儒生刘三吾站出来劝朱元璋立朱标的长子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刘三吾认为皇长孙年富力强,况且子殁孙承乃儒家礼法,如果册立第四子朱棣的话,那么置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棡于何地。

朱元璋听后沉默良久,随即想起贤明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不禁悲从中来大哭了一场,之后朱元璋决定听从刘三吾之言,以儒家法礼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未来继承他的皇位。

因此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就继承了皇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早在朱元璋在世时,他还当皇太孙时期就已经认识到镇守各地的藩王叔叔们对皇权的威胁,因此朱元璋去世后不久,朱允炆就在文臣齐泰和黄子澄的支持下决定削藩,剪除这些藩王叔叔们。

在削藩时齐泰建议从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开始,然后杀机儆猴,警告其他藩王,而黄子澄则认为朱棣实力太强,如果整不好会打草惊蛇,因此建议朱允炆先从朱棣的同母弟老五周王朱橚开始削藩,朱橚此前在朱元璋时期就多行不法之事,曾被朱元璋严厉斥责过,有罪可循。

朱允炆最终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他派大将李景隆突然抓捕了周王朱橚,随即将朱橚削除王爵废为庶人,之后又将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十三子代王朱桂以及十八子岷王朱楩全都削除王爵,废为庶人,囚禁起来。

最后朱允炆派军队暗中潜入荆州,突然包围了封地在荆州的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的王府,宣布要将朱柏抓到南京受审,朱柏为人极重孝义,早在朱元璋去世时就已经有了殉父之心,此刻又看到侄子朱允炆想要收拾自己,因此朱柏不肯受辱,放火烧了湘王府,朱柏与妻妾自焚而死。

短短半年时间,五位藩王被废除,还有朱柏引火自焚,这让朱棣十分忧虑,他知道侄子朱允炆早晚会把自己也收拾了,因此朱棣在此期间经常和道衍和尚秘密商议,朱棣有野心想造反推翻朱允炆,但是他却担心自己以一隅敌全国,没有人会支持他。

这时候是道衍和尚给了朱棣的信心,因此《明史·姚广孝传》中记载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拿天意来鼓励朱棣,认为老天注定他要当皇帝,为了坚定朱棣起兵的决心,道衍和尚还特意找来了当年给自己看相的袁珙,他联合袁珙忽悠了朱棣,袁珙告诉朱棣他的面相就是帝王之相,天命所归。

于是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抗,朱棣一面拉拢军官为造反做准备,而另一面道衍和尚则秘密在燕王府替朱棣草练士兵,打造武器,道衍和尚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故意让人在燕王府多养机鸭鹅这些禽类动物,用这些动物的叫声掩盖其他声音。

在朱棣起兵的当天,突有暴雨来临,燕王府的瓦片被打落下来,瓦片落地在当时是不祥之兆,因此朱棣十分忧惧,道衍和尚却说:“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意思就是这是大吉之意,飞龙在天嘛,王府的青瓦落下,预示着朱棣将来要住上皇帝才能使用的明黄琉璃瓦。道衍和尚一番巧言善解就化解了朱棣的心里忧惧,也是更加坚定了朱棣起兵的信心。

就这样在道衍和尚的推动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天下也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南北混战叔侄争位之中。

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时虽然没有亲自陪朱棣征战沙场,但是他辅佐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保障了朱棣的后勤,并且还是他帮助朱高炽策划了北平守卫战,摧毁了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直抄北平的战略。

在靖难之役后期,又是道衍和尚建议朱棣不要再和朱允炆打持久战,直接率军突袭都城南京,才让朱棣取得了最后决定新的胜利。

因此在《明史·姚广孝传》中记载: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这意思就是说道衍和尚虽然没有陪朱棣在前线,但朱棣的行军战略和策略都是由道衍和尚制定,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中出力最大。所以公元1402年朱棣攻克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正式登基为帝后,朱棣称道衍和尚实是靖难第一功臣,他能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道衍和尚居功至伟。

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靖难之役的推手,道衍和尚帮助朱棣兴起兵祸杀戮,造成了很多的杀戮,这也与他普度世人的和尚身份大相违背。

一心想洗前生孽,佛心归来肉身灭

按照道衍和尚的所作所为行事,他应该会像当年辅佐忽必烈建立大元的刘秉忠一样,在朱棣登基为帝之后,他就可以还俗,当宰相帮助朱棣治理天下,然后功成名就。

不过道衍和尚并没有像刘秉忠那样还俗,朱棣也确实想让还俗当官,可是却被他拒绝了,朱棣给他赐名为姚广孝,并加封他爵位和官职,还赐给他豪华的府邸和不少绝SE美女。

但是朱棣的这一切都被道衍和尚所拒绝,道衍和尚除了接受赐名姚广孝之外,他依然以和尚身份居住在寺庙中,他没有接受朱棣赐予的封爵和官职,只是象征新的接受了太子少师的虚职,每日道衍和尚上朝时会穿上官服,下朝之后立刻换回僧袍,并且还将朱棣赐给他的金银财宝全部接济捐赠给了穷人。

道衍和尚在当时就是这么另类,由于朱棣极为信任他,任何国家大事都与他相商,因此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黑衣宰相”。

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后对于朱棣更多的是提倡一些治国安民的政策建议,在军事上他几乎不再擦手,包括朱棣后来数次北伐蒙古,道衍和尚都没有再为其参谋。

这些的一切都说明道衍和尚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尤其是道衍和尚后来写了一部名为《道余录》的书,在书中道衍和尚谴责了儒家圣贤朱熹、程颢、程颐等尊儒斥佛等行为,由于道衍和尚站在佛教立场批评了儒家圣贤,因此他在当时引起了读书人的极大反感和谴责,更有读书人暗中嘲讽道衍和尚名为和尚却助朱棣兴起兵祸行杀戮之事。

道衍和尚后来回乡探望姐姐,被姐姐闭门不见,又去探访故友名儒王宾,而王宾也不肯见他,只叫家人传话给道衍和尚说:“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后来道衍和尚又去探望姐姐,反遭到姐姐责骂,称其不仅祸乱天下,还敢诋毁儒家圣贤,有这种弟弟实在是家门不幸。

这些都是促使道衍和尚做出改变,想安心当一个出家人的原因,而且道衍和尚后来都对朱允炆产生了怜悯和忏悔之意。

永乐十六年(1418年)道衍和尚病重将死,朱棣多次去探望他,并问道衍和尚生前还有何遗愿没有完成,道衍和尚却回答:“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道衍和尚的意思就是说僧人溥洽被拘禁很久了,恳请朱棣释放他。这个溥洽是一个特殊的僧人,他是朱允炆的主录僧,据当时传闻,朱棣攻入南京后,朱允炆就举火烧宫自焚,但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得到了僧人溥洽的帮助,化妆成了和尚逃跑了。

因此朱棣对溥洽十分猜疑,于是以其他理由将溥洽拘禁起来,想拷问出朱允炆的最后归处,但是溥洽没有任何关于朱允炆的消息偷露给朱棣,所以朱棣只能一直把他拘禁起来。

而道衍和尚临终时劝朱棣释放溥洽,也是在暗示朱棣应该对朱允炆的下落释然了,毕竟当时朱棣已经在位日久,朱允炆即便还在世也对他的皇位构不成威胁,所以道衍和尚希望朱棣放下对寻找朱允炆的执念。

朱棣很尊重道衍和尚,于是答应了他这个临终遗愿,最终朱棣下旨释放了溥洽,因此民间传闻朱允炆在化妆成和尚逃跑之后很可能是先后得到溥洽和道衍的救助,要知道朱棣登基之后,让道衍和尚执掌全国佛教事务,能庇护化妆成和尚的朱允炆也就只有道衍和尚了,再加上道衍和尚临终遗愿恳请释放溥洽,所以民间都猜测朱允炆没有死,而是化妆成和尚并得到了道衍和尚的庇护。

不论道衍和尚究竟最后有没有帮助过朱允炆,就从他最后的遗愿来看,也能看出道衍和尚在后半生对自己当初谋划靖难之役的事有了忏悔,他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道衍和尚前半生颂佛法兴杀戮,后半生他却认为自己做错了,于是开始尽力来为自己曾经的行为忏悔赎罪,但是他真的错了吗?

也许道衍和尚只是想在后来真正地做回僧人,所以他放下了当初的嗜杀之心,恢复了他的佛心本新。

身后之名太凄悲,百年之后受牵累

道衍和尚去世后朱棣恢复了他的名字姚广孝,并追封他为上柱国、荣国公,朱棣还特意把姚广孝的侄子姚继过继给他成嗣子,并授予姚继尚宝少卿之职。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二十日,这时朱棣已经去世其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了,这一天是姚广孝去世七周年之际,由于姚广孝生前对朱高炽帮助也很大,因此在姚广孝去世七周年时,朱高炽下旨称姚广孝为靖难第一功臣,命将他的灵位配享明太宗(最初为明太宗后改为明成祖)朱棣的太庙。

作为一个谋臣,配享太庙算是姚广孝最大的殊荣了,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代帝王的太庙共有十六位功臣,这十六位功臣自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为首之下的人都是为大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武将,只有姚广孝一人是以文臣谋士的身份配享太庙,可见姚广孝的身份有多么特殊。

不过在姚广孝配享太庙105年之后,也就是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下旨称:姚广孝佐命嗣兴,劳烈具有。顾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

朱厚熜的意思就是说姚广孝虽然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但他是和尚,不适合配享太庙,因此朱厚熜就以姚广孝的僧人身份将其从太庙中踢了出去。

姚广孝之所以被朱厚熜从太庙中移除,主要还在于两点,其一,朱厚熜是出了名的道士皇帝,一生极度崇信道教,作为一名道教信徒,朱厚熜每次祭祀太庙时都要给姚广孝这名佛教信徒上香朝拜,朱厚熜心里能舒服吗?所以宗教信仰不同,也使得朱厚熜想将姚广孝移出太庙。

其二,姚广孝对于朱棣来说是大功之臣,但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姚广孝怂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反,以藩王身份推翻了皇帝,这就是不忠的典型,因此朱棣可以夸奖姚广孝,但是明朝的后世皇帝不能认可姚广孝,如果认可他这种怂恿藩王造反的谋士,那岂不是鼓励其他藩王都跟着学,多养一些像姚广孝这样的人。

所以姚广孝在后世也被定为乱臣贼子和离经叛道之徒,因此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修撰《四库全书》时,特意下旨不许姚广孝的著作被编入四库全书,就是因为姚广孝煽动造反和对儒家圣贤的诋毁。

因此姚广孝的身后之名可谓凄悲,他被移出太庙,甚至连乾隆皇帝都不许收录他的作品,皆因他的身后之名。

写在最后

这就是明朝的传奇和尚道衍的一生,他的传奇经历和朱元璋、刘秉忠有得一比,只不过朱元璋和刘秉忠都是假和尚,道衍和尚最后还是重归于佛心,最终得到解TUO。

也许再让道衍和尚重生一次,他或许不会再想着帮助朱棣登上皇位了,毕竟一场靖难之役造成了很多无辜的百姓生灵涂炭,道衍和尚正是认识到自己怂恿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之后给无辜的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因此道衍和尚在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就已经心生悔意,不肯接受官职,不肯还俗,尽自己可能的一切去弥补。

其实能懂得弥补的人就足矣了,所以道衍和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出家人,只是半道走岔了,最终他还是佛心再起,至于他的身后之名,他也不会在乎了。

关键词:道衍,和尚,帮朱,棣,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大S闪婚再嫁后首晒正面照逆龄似少女,老公具俊晔秀纹身示爱
  • 台媒曝彭于晏离开上海,连夜飞往澳洲,机场安检照曝光
  • 哪些生肖女比较旺夫?
  • 十二星座男:对你心动的信号
  • 1955年,伟人从开国上将名单上划去一人,四个月后为他单独授衔
  • 康熙曾用30名宫女做试验,最后死了4人,却造福后世无数老百姓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