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科考是古代众学子的出路,只有当官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光宗耀祖,或者为人民服务等等,所以科举考试制度是学子们的一个机会。
清代的时候,科考制度依然延用明朝的规定,士子们要想出头,必须经过几道门槛,首先是童试,接着是乡试,然后会试,最后殿试。最终极的殿试当然也是最严格的,它是由皇帝亲自把关,之后根据你的才识学问以及反应能力决定你的名次。第一名即为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然后是进士。虽然规则是这样定的,但许多时候,皇帝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面试士子,大多由朝廷大臣进行面试,皇帝最后再看一眼以确认结果,所以,整个考试中,阅卷官才是最关键的人物,可以说士子们的命运都系在他们身上。
阅卷官这个职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得宠的官员就可以当,有时候皇帝甚至把这个职位作为一种奖赏给属下的功臣。比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时候,乾隆为了奖赏西征新疆立了大功的兆惠,除了赏给他其他的好处,还指定他为当年的阅卷官。兆惠虽然打仗挺有一手,但他却不识字,就这样的人怎么能看出士子们的水平呢?乾隆当然也知道这个请况,于是他又另外派了九个大学士协助兆惠,其实兆惠不过是挂了个名头,他根本就没有那种才能。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大学士们根据卷子的水平在上面画圈点,兆惠再把圈点多的那张列为第一名送给皇上审阅。
科考的试卷很多,审卷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所以参与阅卷的通常由多人组成,这其中有大家默认的“潜规则”,比如状元只能由皇帝指定的首席阅卷官录取,榜眼由排名第二的阅卷官录取,以此类推。当然这个规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有意外出现。
所以说,阅卷官不是有才华就可以当上的,其中有许多潜规则,得皇帝宠信的人才能做首席阅卷官,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