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深圳发布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
创建百花齐放的国际化街区网络
南方日报讯 (记者/崔璨)9月28日上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发布会”在前海嘉里中心举行。2019年,深圳首次提出建设国际化街区体系,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三年多来,国际化街区建设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果。此次发布的《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将通过科学系统的方式评价国际化街区建设成效,有助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化街区建设经验,推动新时期国际化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构建具有深圳特SE的
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体系
当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为构成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细胞”,街区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居所,也是社会交往的聚落。一个理想的街区,能够在机发创造力的同时给人以归属感,让中外居民既能感受到街区的便捷与多元,也能感知到流转于整座城市的温暖和善意。
2019年,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于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国际化街区,提出了“146”顶层设计框架,即以引领国际化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1个中心,突出“产城人融合、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共建共享”4个理念,从“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人才服务、智慧化发展、国际化氛围、对外宣介”6个方面,全面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
经过三年多的创建,首批登上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的20个街区在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打造涉外服务队伍、优化国际语言环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的深圳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中,其中一条就是国际化街区建设,充分肯定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
2022年,首批参与创建的国际化街区将迎来验收。深圳外办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下称《评价指南》),构建具有深圳特SE的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体系。《评价指南》的诞生,将为推动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注入新动能。
以点带面
推动深圳国际化水平整体提升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认为:“国际化街区建设是深圳对外工作的创新实践,是推进城市治理重心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的积极探索,也是推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评价指南》的发布,将为系统构建国际化街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路线图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以国际化街区建设带动深圳国际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发布会现场,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了《评价指南》的编制请况和主要内容。据悉,《评价指南》采用“基础评价+特SE评价”的方式构成科学评价体系。其中,“基础评价”包含街区治理、国际交往、居民素养、宜居环境、产业服务、传播能力六个方面,以及国际化街区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亮点。“特SE评价”则是基于街区发展的特SE优势,包含规划、建设和成果三个方面,希望突出各创建街道的创新做法和特SE禀赋,在全市建设一个百花齐放、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网络。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深圳市国际化街区规划布局与建设指引》的主要内容,其将引导打造教育科研、产业创新、商务交往、文创旅游四类特征鲜明的国际化街区,为构建全市国际化街区空间网络、完善要素布局提供专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