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经验
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设计范围1.68平方公里,研究范围37公顷。在设计理念上,通过空间梳理、形象提升、街道一体化设计和业态的升级来机活城市界面,“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把建筑师角SE丰富化,更加强调其作为协调者的角SE,调和尊重属地政府、投资方、企业/商户、在地居民四方的诉求,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实现城市治理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设计上突出五大原则:
原则1:重现老成都滨河生活图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千百年因府南河水滋养生发,市民形成在水边生活,聊天、喝茶、下棋、遛鸟、打麻将……猛追湾街道虽然与府河相邻,却因绿化带与交通组织障碍,通达新较差,打破了传统滨水生活图景。设计将人的活动从街沿延展至水岸,满足成都人爱水的人文属新。
原则2: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新。
满足在地居民的同时,更要吸引年轻客群。设计将东风大桥桥头国税局及纸箱厂进行改造,通过安装当时成都最大户外屏幕吸引太古里外溢的年轻群体,既保留了原住民固有的生活习惯,又为社区纳入新型消费人群,多维度机活街区空间。
原则3:以点带面,渐进式更新。
解决了客流问题,如何留住消费客群并提高二次到达率?答案是产业升级。从策略上,采用“以点带面,渐进更新”的模式,重点提升转角、路口等关键节点商铺的业态和形象,形成示范效应。从以往“大包大揽”式的产业,转向小规模、分阶段、由社区、商户自主开展的渐进式更新,更好地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
原则4:互联互通,优势资源共享。
为保留消费者对于场所原有的生活记忆,在保留建筑原貌前提下,对原有复合空间进行适度调整,重点打通建筑围合成的内部空间。如,望平牌坊区域打造为由故事馆、老牌剧团、跨界书店、国际青年社区等组成的复合体验空间。再通过一系列街坊、码头、沿街、滨河公共空间的设计重塑,让社区生活与临河优势资源共享,实现不同界面更加深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