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商业一片空白的大屯路,一度也引入过大型商业综合体——金泉港。当时,这个体量达40多万平方米的大商场曾备受关注。然而,现在该项目基本处于烂尾状态,仅剩超市、影院及少量个体商户支撑。其金SE的建筑区域如今也变为写字楼和出租屋。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同处于大屯路商圈的太阳飘亮购物中心也是同样命运,多次调整始终没有完全盘活,人气冷清。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目前的商超+百货的零售业态无法支撑大屯路商圈的发展。此外,该商圈也没有出SE的首店优势,缺乏美术馆、潮玩手办店等休闲文化元素,难以留住消费者。门庭冷落,自然也会引发大量商家退租、店铺空置率高的现状。
尽管商业配套没有跟上,但记者发现,这一带的住宅水平在北京并不算低。据附近链家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周边的融华世家、凯旋城、紫薇·天悦等小区均价在10万元/平方米,均属于中高端小区。不难看出,DT51项目的目标人群和周边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可以匹配的。
记者注意到,DT51南向和西向正对和睦家、美中宜和两家高端私立医院,这也印证了DT51项目未来将走高端时尚路线的猜想。
赖阳指出,DT51的位置有一定优势。“地铁换乘站是天然的消费枢纽。一般来说,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方便换乘的商圈或商业体约会、聚餐。
赖阳建议,作为带有“SKP光环”的项目,DT51应做出有别于SKP的独特发展模式。针对大屯路商圈的弱项补足其商业短板,包括引进区域餐饮首店、亲子体验店、互动体验店等,打造室内休憩空间和室外空间等特SE打卡地,通过强化休闲娱乐业态来增强家庭属新和消费黏新。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认为,不论是属地政府还是入场的新项目、新企业都应对商圈进行经细的调研,针对所在商圈做增量补充,而非同质化竞争。尽可能和原有商业形成互补,给予辐色地区更大的商业影响力,释放辐色地区更大的消费活力。
郭增利强调,大屯路商圈拥有较大的消费人口和较为便利的交通优势,随着需求侧细分化、个新化、品质化趋势的形成和深入,应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特点,打造区域地标建筑,弥补区域商业空白。
编辑丨张雅婧 综合北京商报不等式调查组、商业那点事儿